有一次,中国外事接待员A在接待来自匈牙利的外宾时,刚好有机会给他们观看中国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他们欣赏一下中国的爱情故事。A怕他们看不惯,就把故事梗概先译成了匈牙利语,预先发给他们看,放映前还请人专门向他们做了故事的简要介绍。放映结束后,中方为他们了举行了一个招待会。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A觉得他们一定能看懂了,A就问:“你们看懂了吗?”
匈牙利外宾们说:“看懂了,但看得很累。”
A:“为什么?”
他们说:“十八里相送,祝英台用那么多的暗示来表达爱情。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一句‘Iloveyou’呢?
他们还说:“故事的年代、情节与《傲慢和偏见》基本上一样,而伊丽莎白和达西可不是用这种表达方式。”
A说:“这是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你们认为外露是美,而中国人以含蓄为美。”
他们表示不能理解。
匈牙利外宾们对中国人含蓄的表达方式不理解主要是因为他们用西方的感情表达方式去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没有意识到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们所用的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换句话说,他们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东西方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塑造东西方人民不同的民族性格,在感情表达方式时也有所差异。西方人较热情奔放,中国人则较为含蓄内敛。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同,中国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暗示或比喻,这种含蓄需要你去体会,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在文化交流中,交流双方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尊重不同文化的特点,不应以亦是如此,自我文化为中心,妨碍交流或制造误会。
匈牙利 | 中国 |
匈牙利人表达感情时较外露直接 | 中国人表达感情较含蓄 |
卢秋田.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冲突.船舶物资与市场,2003.
信息来源
网络转载(卢秋田.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冲突.船舶物资与市场,2003.) 标题图片来源:“中国人容易脸皮薄”.生命时报, 2007-08-21 第09版.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07-08/21/content_17072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