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明,刚到尼日利亚拉格斯大学孔子学院任汉语教师不久。我的学生大都是跟我年龄相仿的大学生,由于我性格外向、上课也很用心,跟学生关系都很好,特别是班上的男同学,课余时间我们经常一起踢球,每次踢球的时候我也都会买水给大家喝。同学们邀请我去家里做客,我婉言谢绝过,后来觉得他们很真诚,就去了。在学生家里,刚开始我们玩得很开心,午饭吃的是尼日利亚常见的五色饭,没有其他的菜式。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尼日利亚的食物,但是为了表达作为客人的感谢,我还是吃光了盘子里的食物。不过,我感觉大家的情绪不大好,也没感受到作为客人的礼遇和他们对客人的热情。是不是他们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喜欢我?
首先,中国人对待来客一般都会大摆宴席,或者买很多菜,做满满一大桌好吃的,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席间还不停地夹菜、敬酒,劝客人多吃。相比之下,尼日利亚人接待客人很随便,主人一般不会兴师动众地特意为客人去准备什么,而是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家人吃什么客人也吃什么。其次,在中国,如果主人给夹菜,客人要微笑接受并且吃掉,把饭菜吃光才是对主人厨艺的肯定和表扬。吃过饭客人喝茶聊天,主人及时收拾碗筷、打扫残局,好让房间恢复整洁。如果不及时打扫会被人觉得懒惰、邋遢。在尼日利亚,每餐饭都要剩一点儿在盘子里,这是他们留给“圣灵”的,碗筷一般都是放到第二天再洗,因为他们相信圣灵会来享用他们留下的食物。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赴任之前应该主动收集资料,对所要去的国家进行了解,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惯、哪些是与中国不同的,自己多留意,只要准备工作做充分了,后续再多留意,就可以避免这些小问题了。 李明可以在事后跟当时邀请他的学生聊聊天,跟学生道歉,承认是自己不了解尼日利亚的生活习惯,并告诉学生,在中国如果去别人家里做客应该怎么办,和学生一起对比中尼文化的差异,互相学习。也可以经常请教其他的学生和同事在与尼日利亚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在今后的日常交际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尼日利亚 | 中国 |
吃饭不能吃完,要剩一点在盘子里 | 把饭菜吃光是对主人厨艺的肯定 |
不会特意准备食物,有什么吃什么 | 中国人待客讲究排场,一般会精心准备很多饭菜,以示热情 |
尼日利亚人在饮食习惯上有如下特点:
注重菜肴丰盛实惠;一般不喜太咸,爱辛辣味道;爱吃虾、鱼、鸡、牛肉、羊内等;蔬菜爱吃豆类、山芋、西红柿、洋葱、土豆、黄瓜等;调料爱用胡椒粉、奶油、糖、葱、盐、醋等;对烩、炖、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喜欢饮啤酒,爱喝果子汁矿泉水、可可、咖啡;也喜欢喝加糖、薄荷叶等的绿茶。
饮食习惯:
尼日利亚人最爱食用传统的“五色板”,即用玉米面(黄色)、本薯面(浅黄色)、豆类面(咖啡色)、蔬菜(绿色)、西红柿(红色)混合在一起烧制而成的糕状或糊状食物。他们喜食粥汤,卡努里人喜食“布拉布斯科”,即用黍米熬的粥,吃时淋上熟油,香气诱人;豪萨人喜食“图活粥”,即有黍米、高梁米、大米合煮,再配以用调味汁拌好的鱼、肉和各种蔬菜。至于汤类,较为普及的是用炸甜瓜干、葫芦干、西红柿块、鱼或鸡合煮的“埃古西汤”,用肉末和香蕉煨制成的“阿卡拉汤”,香而不腻、别具一格。他们对中国饮食怀有极大的兴趣,他们用餐一般习惯以手抓饭,社交场合也使用刀叉。
饮食嗜好特点:
①注重 讲究菜肴香郁,注重菜肴丰盛实惠。
②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爱辛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为主,也乐于品尝米饭。
④副食 爱吃虾、鱼、鸡、牛肉、羊内等;蔬菜爱吃豆类、山芋、西红柿、洋葱、土豆、黄瓜等;调料爱用胡椒粉、奶油、糖、葱、盐、醋等。
⑤制法 对烩、炖、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京菜、清真菜。
⑦菜谱 很欣赏大拼盘、手抓羊肉、炸香蕉夹、三色丸子、烩虾片、干烧鱼、烩羊三样、砂锅炖牛羊肉、软炸里脊、香酥鸡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喜欢饮啤酒;爱喝果子汁矿泉水、可可、咖啡;也喜欢喝加糖、薄荷叶等的绿茶。
⑨果品 喜欢柯拉果、柑桔、香蕉、菠萝、西瓜等水果;干果爱吃惊胡桃仁、花生米等。
当天的食物 五色饭
信息来源
标签: 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