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中国的资深驴友丽丽,她游历了很多地方。最近她开始了她的环球之旅。丽丽会说流利的英语,但是她发现在很多国家,光会英语是不够的,于是她开始学习法语。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丽丽基本上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法语词汇。
一次她到南法的一个小镇游玩。这个镇不是旅游的观光地,旅游服务业不是非常发达。当然这里的居民也不会说英语。她想买些面包,于是她对一位法国的老奶奶问道:“Pain(面包)!”然后用手比划吃面包的动作。老奶奶心领神会,也用简单的法语回答:“Laboulangerie(面包房),Lechemindefer!(铁路)”丽丽听懂了,“面包房和铁路”,她寻思着应该是铁路旁边有一家面包房。于是她开始在这个小镇上找铁路,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后来,她才知道Lechemindefer虽然直译成“铁路”,实际上是一种面包。
在法国,面包的名称多达50多种。而如此之多的面包名称并不是某人偶然兴起的即兴之作,亦非是面包业的行话。每一个名称都有它对应的面包,它们或者是原料不同,或者是制作方法不同,或者是火候不同。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把它们翻译成汉语,那听者就不知所云了。在中国的饮食结构中,面包不是主食,所以汉语中关于面包的词汇比较少,有一些词汇也是从外语中借来的。而在法国的饮食文化中,面包是非常重要的食物,因此在法语中才会有很多表示面包的词,并且这种词从字面意思上看不是面包。
法国 | 中国 |
在法国,面包的名称多达50多种。 |
信息来源
标签: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