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宗教 > 阿拉伯语——宗教色彩浓厚的语言

阿拉伯语——宗教色彩浓厚的语言

案例正文

H.J是在苏丹教汉语的志愿者,他来苏丹以前对阿拉伯语一窍不通。他仅仅知道阿拉伯语很难学,而且阿拉伯语是从右往左写的。所以他来苏丹也没心思学阿拉伯语。但是平常与苏丹人打交道,经常会听到阿拉伯语,而且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那就是真主安拉。如果问苏丹人你好吗?他们首先会说“感谢真主”,然后再说我很好。如果约好将来一起做某件事,他们首先会说“真主意欲”然后才会答应你。他们经常把真主挂在口头,做任何事都是以真主开始,做错了也会在口头上祈求真主饶恕。这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在日程生活中很少提及关于造物主。

分析点评

苏丹是阿拉伯国家,母语是阿拉伯语,因为《古兰经》是以阿拉伯语降示的,因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阿拉伯语中有很多宗教性的词汇,比如说礼拜、天课、穆斯林、非穆斯林等等。加之穆斯林有六大美德,第一条美德就是记念真主,要时常感谢真主,把真主放在心间,而且多多记念真主的人在后世会有很丰厚的回赐。穆斯林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有相对应的祈祷词,这些祈祷词中都会提及真主。很多人判断一个穆斯林是否虔诚,就看他的语言中有没有多次提到真主,提到《古兰经》。

但是中国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对造物主的认识很模糊,所以言辞中很少提及造物主的观念。

差异点
苏丹中国
阿拉伯语的宗教色彩浓厚汉语的宗教性性色彩不浓厚
延伸阅读

艾卜·胡莱勒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说:“信仰有七十几个分支,最高贵的是颂念‘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最低的是清除路障。知耻也属信仰的一支”,节选自《穆斯林圣训集》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案例叙述、案例分析、案例延伸阅读:黄勤海原创。

标签: 语言

浏览: 评论: 收藏:0
阿拉伯语——宗教色彩浓厚的语言
案例编号:10474
洲:非洲 国家:苏丹
分类:宗教
上传时间:2016-07-05 21:16:23
分享者:吴极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