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是一名在美国大学做短期交换留学的中国大学生,他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很好,与在美国的同学们相处也十分融洽,因此也交到了一些比较好的朋友,比如说汤姆。
然而最近的一件事情却让黄可同学感到一些困惑和不解。就是有一次黄可和汤姆两人相约去爬山,游玩到了中午两人觉得有些饿了,于是两人便各自从自己的背包中拿出带好的食物,汤姆拿出的是美食传统的盒装食物,麦片牛奶和饼干,而黄可拿出的是中国人野炊是常吃的真空包装卤制品,鸡腿泡椒凤爪和一些面包,汤姆注意到黄可的食物后,眼神有点奇怪但并没有说什么,两人还是一边吃一边愉快的交谈,一会儿,像大多数中国人乐于分享食物一样,黄可同学给汤姆递过去了一根凤爪,就在这时,汤姆的脸色有点难堪并面露鄙夷的拒绝了黄可,这让黄可感到些许困惑。
回家后黄可在谷歌上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即使美国大多数人在食物上不像穆斯林有很多禁忌,但是因为一些或许心理或许文化因素,和他们不吃动物内脏一样,认为鸡爪在生前都是踩着排泄物,认为它们不干净,及时他们也承认厨师们会在烹饪前洗干净。
了解到这些知识后,黄可及时向汤姆表示出了抱歉,并向汤姆解释了中美在饮食文化中的差异,成功化解了一场误会。
美国人在饮食文化上虽然不如中国人那么丰富多彩,分那么多菜系菜品,但这并不代表美国人在吃上毫不讲究,但美国人的讲究和中国人的讲究不同,美国人的讲究是在食材以及食用部位上的讲究,不同于中国人在烹饪技巧手法上的讲究,所以对一个美国人来说,第一次看中国人吃鸡爪,可能会是一个令他们作呕的经验,在他们看来鸡爪像人手一样,老美看了很害怕。同样的,对于中国人乐此不疲的一些“头菜”,还有以卤煮为代表的动物内脏,美国人同样避之不及。
美国 | 中国 |
美国人:在吃鸡以及一些肉食上讲究更多 | 中国人:吃鸡肉的时候并不在乎它的部位 |
中国和日本在处理食材时所持有的看法也有相当的不同。而这个中原因无非在于人多食物少,导致中国人对食材物尽其用。尽管现在物质比原来丰富了许多,但这个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但是,这“物尽其用”的智慧似乎并不为中国之外的世界所欣赏。有本叫《不足挂齿的烹调法》的书,以略带嘲讽的口气介绍中国人拥有“几乎将所有的动物当作食物来吃的能力”。而在美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对所食部位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不能见血,不能看到眼睛,不能见碰到等等等,这些我们中国人看起来稀疏平常的东西他们都无法接受。
信息来源
案例叙述、案例分析、案例延伸阅读:赵琴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