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称呼的变更

称呼的变更

案例正文

莫桑比克的A同学在北京学习汉语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无论是口语水平还是书写水平都有了很大进步。为了更进一步锻炼汉语能力,他还陪同参访中国的某莫桑比克政党代表团,并且承担起中文翻译的职责。在一次现场翻译过程中,他遵照莫桑比克传统称呼中方领导B为某某经理同志。事后,领导B善意提醒他,只要称他某某经理或者某某先生即可,不需要特别强调和叠加“同志”+职位。

分析点评

莫桑比克人中流行着“同志”这一称谓,但基本上仅限于执政党成员之间,如果是政党之间的友好交往也可以称“同志”,例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莫桑比克,他们便称之为“中国同志”。在莫桑比克还习惯于将职业、学位、军衔等同先生、同志或姓名联称,但因为莫桑比克人的姓名一般都比较长,称呼姓名时习惯于称呼对方的姓,有时也称呼对方的本名加父姓,如“厂长先生”“厂长同志”“布拉加厂长”“布拉加厂长同志”等。对于那些部长级以上的政府高级官员则要称“阁下”,执政党内可以将职务加上同志联称,如“部长阁下”“部长同志”“总统阁下”“总统同志”等。莫桑比克人的上下级等级观念比较明显,下级对上级的称呼也比较讲究,通常是将职务与先生联称,如“连长先生”“主席先生”等。上级对下级,多不称对方为先生或者同志,而是直呼对方的姓名,显得非常自然,十分亲切。

差异点
莫桑比克中国
一般称呼“同志”很少称呼“同志”
重视上下级关系亦同事亦友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称呼的变更
案例编号:858
洲:非洲 国家:莫桑比克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18 10:47:25
分享者:张蝶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