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手心向下的误会

手心向下的误会

案例正文

小孙老师来到肯尼亚后,与同校的同事相处十分友好融洽。一天,小孙老师被A同事邀请到家中做客,小孙老师来到A同事的家中后,热情地和A同事的家人拥抱打招呼,并见到了A同事的孩子。小孙老师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摸了摸孩子的头,然后问A同事“你的孩子多大啦?”(此时,小孙老师的手心向下,但是小孙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姿势),A同事的脸上浮现出了几丝不悦的尴尬,回答道“5岁了。”小孙老师不明白A同事为什么突然不开心了。

分析点评

不同的手势所代表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在泰国禁止摸小孩子的头。而在肯尼亚时。当一个人询问孩子年龄时,忌讳手心向下比划的姿势,因为这在当地被看做是咒骂孩子夭折的动作,小孙老师没有注意到或者不知道这个忌讳。

差异点
肯尼亚中国
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肢体语言的不同

信息来源

原创

标签: 肢体语言

浏览: 评论: 收藏:0
手心向下的误会
案例编号:4567
洲:非洲 国家:肯尼亚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0-31 21:20:04
分享者:马翠华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