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其他 > 从电影《刮痧》看跨文化交际(3)

从电影《刮痧》看跨文化交际(3)

案例正文

在影片《刮痧》中,当许大同得知丹尼斯与老板昆兰的儿子打架时,他并不急于弄清是非曲直,而是要求儿子向对方道歉。大同认为,姑且不论谁对谁错,打了人要道歉是做人的本份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儿子拒绝道歉时,竟然火冒三丈打在儿子头上。后来,昆兰在法庭上作证,证明许大同确实当着他的面打过孩子,许大同委屈地辩解“我打儿子是为什么?是为了给你面子。”昆兰对此感觉非常不理解,“你打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为了给我面子”。在昆兰看来,孩子之间打架闹矛盾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大人不应该轻易介入,应该由孩子自己去独立处理好。

分析点评

许大同在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时,遵循了“他人取向”原则,体现了中国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却被好友曲解为“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在个人至上的西方社会,“自卑而尊人”的处事态度常常是不得人心的。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一向是美国人突出的特征。而且,在个人主义伦理观的影响下,美国人倾向于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加以对待和尊重。徐大同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行要求丹尼斯道歉的行为,在美国人看来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差异点
美国中国
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自卑而尊人,遵循“他人取向”原则

信息来源

凤凰博报 http://xuxiliang.blog.ifeng.com/article/26597916.html 李晓霞,叶定国.电影_刮痧_的跨文化解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67

标签: 面子他人取向

浏览: 评论: 收藏:0
从电影《刮痧》看跨文化交际(3)
案例编号:3432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其他
上传时间:2015-10-20 17:02:32
分享者:戚影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