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面子文化的中日比较

面子文化的中日比较

案例正文

从语言的角度来讲,在中国面子的性质为名誉,而且很大程度上与功名有关,而日本的面子性质为虽然包含和中国一样的名誉的意思,但研究者指出曰本的面子更多包含表面、外观等意思,而且能够替代面子的词语很丰富且多样化,反过来讲,因为其含义太多太宽泛,因而没有哪种含义能得到普遍认可。从面子语言的使用度来讲,在中国的面子词语的使用率很高,这能证明在中国社会被接受的程度之高。而円本的使用率较低,证明在日本社会上的面子词语的接受程度较低。从社会结构来讲,在中国社会背景会有以面子和人情而构成的关系主义,因此人们积极地保持多圈子的交流,这有利于个人在人际关系当中发挥实力。而在日本,他们倾向为限于一个圈子保持交流,从此可说日本的人际关系没有中国那么丰富,可能面子与人际关系当中关系相对来讲较弱。

分析点评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单一民族,单一语言的国家人们过着相对平静的定居农耕生活。就整个国家而言,处于四面环海的封闭状态,就各个地区而言,由于山脉和岛均的阻隔,也是封闭社会。拥有这种地理特征的社会特点有对外排他,对内要求团结一致,将集团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中国人的社交面子的需求很高,人们积极的争取良好面子来打造人际关系得以社交顺利。而日本社会从社会结构特点能看出,他们的自古以来的生活方式影响到了重视公益,无视私利的一种集体意识。从社交方面来讲,相比之下日本人强调和谐,协调很少会通过面子的展示或弦耀等方式去表现自己,其特点为比较消极与内化。

案例来源

[1]前田裕美.面子意识对名牌消费倾向的中日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差异点
日本中国
定义
性质

信息来源

标签: 面子文化

浏览: 评论: 收藏:0
面子文化的中日比较
案例编号:2113
洲:亚洲 国家:日本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22 12:19:38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