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不想欠人情

不想欠人情

案例正文

Barbara有一个研究生同学王,是中国人,人很好。她们可以算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在王遇到困难时,她总是拒绝B的帮助。有次,王的家人因为资金问题,晚了两周给她打生活费和学费。那段时间,B知道她很拮据。一天甚至只吃两餐饭,吃的也不是很好。B跟王说,如果有困难,B可以帮她。可以先借点钱给她,或者她也可以到B家去吃饭。可是王表面答应说会找B帮忙,但一次都没有求助过B。她总是硬撑到最后,实在自己解决不了了,才寻求朋友的帮助。其实,很多时候,帮她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大家都非常愿意帮助她的。B认为我们常常也会遇到困难,朋友之间相互帮助,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分析点评

美国有很多基督教徒,而美国文化也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诚,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因此他们所提倡的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其实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虔诚,以获得死后上天堂的机会。用我们的话就是说,为自己积德以求死后能去极乐世界。所以,他们其实也是很愿意帮助别人的。另一方面,由于美国人认为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纯属感情关系,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在另一方面,他们会很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以达到自己愿望的满足。 而中国人因为群体取向的原则,会希望通过协调人际交往保持群体的和谐和统一。重群体,轻个体。所以她不希望因为个人的原因,让他人感到不方便,也就是不愿意欠下人情。中国人的人格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的。也就是说在建构自己人格是,主要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出发来进行自我设计。所以也就不希望因为自己寻求帮助而使他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

差异点
美国中国
美国人大部分是基督教徒,他们提倡的是大家都是上帝的儿女,所以要互相关爱、互相照顾,要乐于帮助别人。中国人不喜欢给别人带去麻烦,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信息来源

标签: 帮助拒绝麻烦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不想欠人情
案例编号:3259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0-13 21:34:00
分享者:杨可祯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