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来源上看,从日本三次学习中国文化风潮
来推断,日本谚语,我们大体可分
为两类,一种是本土自有的,一种是外来引入的。
(1)上には上があ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 一石二醜一石二鸟
(3)泣き面に蜂屋漏偏逢连夜雨
(4)十で神童、十五で才子、二十過ぎればただの人 江郎才尽
2、从内容上看。日本的谚语一类与中国谚语完全相同,而
另一种是表达同一意思却用了不同意象。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寸の光隂は一寸の金,寸金は光隂を難し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玉磨かざれば、器をなさず、人習わざれば、理をしらず
3、从感情色彩上看。这方面主要是以各种动物谚语为代表的。相同的动物,中日两国却有着不同的审美色彩。比如说乌鸦,在中国它是一切厄运、倒霉事的代表,人人谈而恶之。可在日本它却偏向中性甚至褒义了。
(7)烏に反ぼの孝あり乌鸦尚知反哺
日本谚语中有一类是四字组成的,在日本被称为“四字熟语”。如“馬耳東風、神出鬼没、自画自賛、自給自足”等等。其实,这就是中国的成语,日本人将中国的成语学去,然后用自己的读法标音,就成了自己的谚语的一种了。另外,日本当初在学习汉学之时,曾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语言,叫做“読み下し”,利用它可以将中国所有的古典著作进行阅读标注。说白了,很像是用日本的古文来解释中国古文的意思。那么,现在日本谚语中有很多就是这种对中国古谚语的“読み下し”。因为中国和日本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别是日本四面环海,研究发现日本文化中,“海洋”是一个很大的意象。在谚语中,也有许多与海、水、鱼有关的条目。投我以桃,报之以李魚心あれば水心があれ抛砖引玉蝦で鯛を釣る身在福中不知福魚の目に水見えず
常晓霞.浅谈中日谚语对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4:23-24.
日本 | 中国 |
不拘一格 | 四字为主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