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风俗 > 在中国如何说“死”“性”“排泄”等禁忌语?

在中国如何说“死”“性”“排泄”等禁忌语?

案例正文

英国人Alison是在中国的一名留学生,在汉语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她在聊天中经常造出“我爸爸死后,我们全家搬去了外婆家”或者“我外婆死的时候我妈妈只有十岁”这样的句子。汉语老师王老师及时纠正了她,在汉语里,“死”这个词是禁忌语,一般会用委婉词来代替而不是直接说出来。同样的词汇还有“大便”“小便”“性”等词汇。经过一番探讨,师生二人发现两个国家的人对这些词汇都有委婉的说法,他们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点评

中国对于死亡有禁忌,我们一般用“去世”“过世”来代替“死”,例如中国佛教把“死”婉称为“入寂”、“圆寂”;道家称之为“仙去”、“仙逝”;古代中国皇帝死亡则称为“驾崩”、“弃群臣”;百姓之死称为“过世”、“作古”等。老者死亡称为“寿终”、“谢世”;少年死亡称为“夭折”;中年死亡称为“早逝”;靓女弃世称作“玉陨香消”等等。在英国同样对死这个词有所禁忌,一般会用“pass away”或者“unfortunately died”等等代替,在《圣经》或其它与基督教有关的传说中存在许多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例如:“to be with God”,“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in Jesus/to lie in Abraham’s bosom”,“to go to heaven/paradise”,“to be promoted to glory”。西方人也认为人类生来有原罪,也就必会受到惩罚,所以“死亡”也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对“性”的委婉说法,谈到性关系,中国人更倾向于用“同房”“同居”“夫妻生活”“睡觉”“那个”等语言来代替。英语中对于性的谈论会更加丰富和直接一些,在小说和电影中类似“to make love”,“to have sex with”,“to go to bed with”这样的语言会比较常见。口语中也有一些新创造的词汇“go to bed with”,“be in bed”,“do it”。与汉语相比而言,英语拥有更多的关于性方面的词汇,这可能与人们对性抱有更开放的态度有关。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在中国如何说“死”“性”“排泄”等禁忌语?
案例编号:10880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风俗
上传时间:2016-12-06 17:54:36
分享者:王维丽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