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老师也曾泰国某中学任课老师,中国教师Joanna在该学校任职对外汉语教师期间,曾与他一起研究和讨论了各个国家社会制度的相关话题。 Joanna老师给孩子们上公开课的时候出现过这样一种情况,Joanna为了帮孩子们节约上课时间,准备在孩子们上课之前准备帮孩子们把椅子都摆好,但是这样的一个举动被来听课的Jason老师看见了,Jason老师很严厉地阻止了我的行为,并说这个动作也是一个教育,“independence”的教育永远是很重要的。这是爸爸妈妈从小就会告诉和教会孩子的道理。 我虚心地接受和采纳了Jason 老师的建议,上课之前给了孩子两分钟的时间搬椅子并坐好,下课之前给了两分钟收拾椅子,归位。那节课上让我发现了平日有些调皮的学生乐于帮助的一面,让我深受感触。 这些问题和细节我在原来的课堂上很少注意,但是事实证明了细节很重要,有些不经意的细节却可以教会学生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课堂上教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无形中培养的良好的习惯。 课后,和Jason老师一起对于教育方式话题延伸到了家庭的概念。 1)家人之间的称呼。中国家人之间,不同辈分之间的称呼分得很细,对长辈的称呼通常用尊称。而英国人似乎通过直呼其名来表示“亲近”,表示更重视不同辈分之间的“平等”关系。 2)家人之间的责任。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中国的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儿女有照顾老年父母、报养育之恩的传统观念;英国人在这方面比较单一,父母虽然有养育子女的责任,但是儿女成年就应该各方面独立,父母晚年时儿女也没有明确的义务或法律的责任要照顾他们的父母。 3)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许正是因为英国人这种讲求“独立”的意识,伴随而来的便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距离,或者说家庭关系的远离。相比较来说,中国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都相互依存。
这个案例反映了中英两国家庭教育文化中的差异,这一案例的文化背景一定和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练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没有人学之前,父母担任着全部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英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导致这些差异不同,首先得从我们彼此眼中的“家庭”出发。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人之间的称呼。中国家人之间,不同辈分之间的称呼分得很细,对长辈的称呼通常用尊称。而英国人似乎通过直呼其名来表示“亲近”,表示更重视不同辈分之间的“平等”关系。 2)家人之间的责任。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中国的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儿女有照顾老年父母、报养育之恩的传统观念;英国人在这方面比较单一,父母虽然有养育子女的责任,但是儿女成年就应该各方面独立,父母晚年时儿女也没有明确的义务或法律的责任要照顾他们的父母。 3)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许正是因为英国人这种讲求“独立”的意识,伴随而来的便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距离,或者说家庭关系的远离。相比较来说,中国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都相互依存。
英国 | 中国 |
独立之下的血浓于水 | 家庭:血浓于水 |
父母亦可以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 | 父母永远是长辈,要听父母的话。敬重相处 |
《圣经》 | 《围炉夜话》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