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在波兰,这天早上她和往常一样路过一家糕点房,发现今天糕点房的顾客特别多。到了公司,她发现很多同事也拿着食品包装袋。难道大家约好了有什么活动吗?于是小A问他们,同事们告诉她,今天是“油腻星期四”。
“油腻星期四”是每年大斋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按照现行公历,其日期并不固定。按照风俗,由于马上就要开始为期40天的大斋期,波兰人都会大吃大喝,尤其是天主教徒们会在这一天选择斋戒期不能食用的食物,特别是油水大的食物,以此来迎接大斋期和即将来临的春天。而这也是“油腻星期四”这个名字的由来。
与中国类似,波兰的一些传统节日也与特定的食品相关,例如与“油腻星期四”这一节日相关的食物有两种,一种类似中国的北方小吃排叉,但其味道是甜的。另外一种 “波兰甜甜圈”更为流行,可以说是波兰人在“油腻星期四”当天必吃的食物。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在“油腻星期四”当天不吃甜甜圈,那么一年都不会有好运。
好运气每个人都期盼,所以每逢“油腻星期四”,一大早在各个糕点房门口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人们生怕来晚了买不到甜甜圈。据统计,每年的“油腻星期四”波兰全国会吃掉1亿个甜甜圈,平均每人要吃2、3个。另外,一些城市还举办吃甜甜圈大赛,有些选手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吃掉十几个。
波兰 | 中国 |
“油腻星期四”吃甜甜圈 | 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 |
“油腻星期四”与波兰甜甜圈
http://gb.cri.cn/42071/2014/02/27/6071s4440112.htm
据历史记载,波兰人至少在中世纪就开始食用甜甜圈。波兰甜甜圈并非“圈形”,而是一种内含果酱馅料的油炸面包,外面一般还会撒上糖霜。果酱馅料的甜甜圈在波兰从16世纪才开始流行。在此之前,馅料一般是熏肉、培根或者肉馅,吃的时候还会佐以伏特加酒。如今,波兰甜甜圈使用的一般都是甜馅料,其中又以玫瑰酱最为经典。制作甜甜圈的商家有时还会在部分甜甜圈里添加杏仁或其它坚果,能吃到这种“特别加料”的甜甜圈据说运气会特别好。
信息来源
标签: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