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悠闲的老人看护工作

悠闲的老人看护工作

案例正文

我们认识的留学生,课余找了照看老人的工作。老人付的钱一点儿不少,工作却很清闲。一个朋友照看的老人,是法兰西研究院的退休研究员,知识渊博,彬彬有礼。她对上海来的女孩没什么要求,每天陪她说话就行,按小时算钱,饭也不用做。上海女孩初到巴黎,法语不会讲,办各种居留入学手续不熟悉,这位老研究员一个词一个词地教她法语,解释法国的办事习惯。所以事后上海女孩对我说,老人给她的帮助比她给老人的帮助还多。以后她们关系处好了,老人还把自己的名牌衣服送她。而老人的女儿只一两星期来看望一次,还时常从老母亲那儿讨些钱回去。住在城市里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常采取这种方式,请国外留学生住在家里,不收房租,让老人感到有人说话,不是孤独一人就行了。

分析点评

1996年法国人口5800万,700万个家庭,60岁以上老人达1150万,占20%。这些老人中,3/4以上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或文化活动,1/3的老人深为孤独所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丢掉职业、配偶过世、孩子远离、运动量减少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与家人来往过少。73%的老人每周见一次子女,15%每月见一次,另有11%一年只见子女两三次,2%的老人从来见不到子女。

许多老人靠电视、广播、养宠物消磨时光。60岁以上的老人有2/3不再去亲友家住了,超过80岁的老人有11%变得十分孤独,甚至不再接家人或亲友的电话,也不去串门。实际上,半数以上的老人是希望儿孙常伴的。

和老人同住是有好处的。这一代法国老人虽然没有中国老人肯看孩子做自我牺牲的精神,但他们有钱。半数以上的老人经常资助子孙。当代萧条的经济中,老人地位有看涨的趋势。大部分祖父母希望住在距儿孙家不到20公里的地方,这样既保留个人生活的空间,距离又不至于使关系疏远。不少家境宽裕的祖父母持这种哲学。这样他们可以偶尔帮子女带孩子,代他们买东西。不过,老人靠拢子孙是一厢情愿,子女们并没有养老的习惯。不像中国的儒家传统,老人来日无多,应予照顾。儒家还认为长者是智者,年龄代表着经验。中国老人很轻易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以年纪大,经历多为荣,而西方老人不爱说自己的年龄,年纪大对他们是包袱,越背越沉重。西方人的概念年纪越大越不被人看重,而感情是自上而下的,对子女的付出不求报答。中国人则讲孝道,“孝”成为社会崇尚的一种道德规范。现代法国人可不断地向父母伸手,对自己子女的热情远大于对父母的热情。

差异点
法国 中国
法国的老人年纪大了,会去养老院养老,或者在家中请护工。老人年纪大了,喜欢跟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

信息来源

车耳,如此法国[M]科学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

标签: 看护工作老人

浏览: 评论: 收藏:0
悠闲的老人看护工作
案例编号:8344
洲:欧洲 国家:法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6-02-20 20:43:36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