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画龙点睛的自助餐

画龙点睛的自助餐

案例正文

中国一家公司承办了德国莱法州访华团的接待工作。在准备时,主管召开了一次会议,询问大家关于宴请方式的想法。大家纷纷说了建议,有提议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使用圆桌的,让德国人也感受一下中国的文化,也有之前接触过德国人的工作人员提议说还是按照德国人的传统,给他们准备自助餐。自助餐就是发明于德国,这样可以让德国人感受到亲切。众说纷纭,但主管最后还是采纳了自助餐的建议。事后,莱法州州长表示十分满意,从宴请这一准备就体现了中方的友好与热情,让他感觉十分舒服。他希望,双方日后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

分析点评

在德国甚至在西方,个人主义受到提倡,个人意愿受到尊重。而在中国,人们更多的认同“群体意识”,人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圈子”、“组织”或者社会中的人。人们重视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注意到他人的感受。这也直接影响了商务活动中必要的一个内容:餐桌礼仪。中国人宴请客人使用圆桌,会根据主客双方来安排入席,就餐过程中,主人和任何一位客人进行交谈,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客人,每位客人都要招呼好,敬酒也不能少了任何人,这体现了中国人对“群体意识”的认同,重视彼此关系,要顾及到“一桌人”的感受,所以中国人吃饭的时候频频举杯,场景十分热闹,体现了中国人和谐统一的群体观念:而德国人更习惯分餐制或者“自助”,自己吃多少自己决定,没有人会为你夹菜,也不用去考虑他人的需要,这种就餐方式是个人主义的体现。在就餐过程种,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三三两两轻声交谈的场景,这跟中国的餐桌文化有很大的区别。

差异点
延伸阅读

顾史佳《浅谈经贸领域中的中德文化差异》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画龙点睛的自助餐
案例编号:6794
洲:欧洲 国家:德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19 19:45:12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