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奇怪的称呼语

奇怪的称呼语

案例正文

小D来到中国工作一段时间了,结识了许多同事和朋友。在与他们发邮件交流时,小D发现许多中国人喜欢在签名栏的地方标注上自己的个人信息,用作名片。有时他们会在名字后面加上先生或者女士(有时是Mr.或者Ms.)一类的称谓,或者标注上经理等一类的职位,这在爱沙尼亚属于很不常见的现象。爱沙尼亚人在做介绍时一般都直呼姓名,除非是极为正式或者有需要的场合,都不会在名字前后加上称呼语的。小D虽然接受了这种介绍方式,但是仍然会对此感到奇怪。

分析点评

爱沙尼亚是个人主义为主导的国家,生活方式以个人为本位,因此爱沙尼亚人对自己的名字十分重视。所以,在介绍时爱沙尼亚人总是倾向于突出个人姓名,称谓等不重要的因素就不予提及。 但是中国是集体主义为主导的国家,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比起姓名,人们有时可能会更在意一个人的职位,即他在集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再加上中国是权力距离大的国家,很多时候表明职称或职位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交际,可以时刻提醒人们保持礼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这就突出了称谓的重要性,所以中国人才会在邮件或是介绍中标出称谓。

差异点
爱沙尼亚中国
爱沙尼亚人较少使用称谓中国人习惯使用称谓
延伸阅读

 在一些日常的交流中,如果对象是爱沙尼亚朋友,就尽量不要在自己的名字前使用称谓语,这会增加双方的距离感,也会让爱沙尼亚人感到奇怪。彼此只称呼名字才能在私人关系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工作场合,带上称谓语也没有不妥之处。在这种公共关系中介绍清楚自己,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合作。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朋友访谈

标签: 称谓邮件往来

浏览: 评论: 收藏:0
奇怪的称呼语
案例编号:6293
洲:欧洲 国家:爱沙尼亚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15 22:19:31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