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在美国排队

在美国排队

案例正文

“学会排队”,这是一位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的中国学者对记者说的话。当时听后不以为然。排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只要出去办事就免不了排队,这十分正常。在中国时还曾听说“不怕排队,就怕不排队”,排个队还有什么要学的?但在美国时间长了,还真觉得“排队”这一课需要补一补。

“四不”原则

先说驾车,美国许多马路没有交警,没有红绿灯,只在路口处标有“STOP”(“停”)字样,开到此处必须先把车停下来,前后左右观看后,才能继续行驶。先到先行,不能抢行。这是人人自觉遵守的规矩。记者刚来时不知在“停车”标记前等候的规矩,一次看到前面没有车只顾径直行驶,没注意到旁边有一辆先到的车,结果差点相撞。

再说排队,美国人排队有约定俗成的“四不”原则:不贴身、不越线、不扎堆、不穿越。排队时要离前面的人至少半米的距离,贴身或太近了是无礼的行为;在有划线的地方不要越线,否则会有偷窥别人隐私的嫌疑;排队队时,其他人最好不要从队列之间穿越。

排队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中国人很注重修身养性,排队应该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是由无数个细小的文明行为构筑的,其中就包括排队。但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同胞不屑排队,争先恐后,制造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在排队这点上,我们应该向美国人学习“四点”精神。

“四点”精神

首先是学习美国人的耐心。在美国机场,可以见到人们排着长龙耐心地等待安检,毫无怨言地“宽衣解带”,脱鞋掏兜,让安检人员搜身和经过x光透视,程序既耗时,又繁琐,但秩序井井有条,大家配合十分默契。在美国,还可以经常看到人们排队就餐。生意好的餐馆前,美国人会排队等待入座,他们或静静地看报,或低声聊天,慢慢地往前移动。当餐厅内出现空座时,没有人一拥而上,而是耐心地等待服务员来领座。

其次是学习美国人的平和。美国人能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突然的变故。有一次记者排队等候乘机,突然广播说,因为目的地气候突变,航班要推迟数小时,等侯已久的美国乘客很平静地散去,没有牢骚抱怨,更没有大吵大闹,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再次是学习美国人的执着。美国人排队不“投机取巧”。有一次在洛杉矶的环球影城,游客们排队等候进入“水世界”景点参观。当时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有遮阳帆布,往后一点则暴露在烈日之下。但游客井然有序地排着一字形长队,后面的人没有因为被阳光暴晒而往前面挤。

最后学习美国人的认真。在美国人眼里,排队不能“偷工减料”。一次记者到超市采购了满满一手推车的货物,在排队付款时,看到后面一个美国人手中只拿着两件商品,于是对他说:“你东西少,可以在我前面先付款。”他婉言谢绝道:“你比我先到,再说我没有急事。”听其言,似乎排队是其必须完成的一项神圣使命,即便是别人礼让,也不能破例。

关键时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死关头,美国人也没有放弃排队。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困在世贸大楼里的人面前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从楼梯迅速逃离。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谁先一秒钟逃离,就多一分活下来的希望。但没有人为了逃生而争先恐后,而是按着顺序排着队往下走,秩序井然。试想,如果当时有人惊慌失措,抢道逃生,势必造成秩序混乱而把楼梯堵住。许多人不仅逃生无望,而且会被踩死,那么死亡的人恐怕就不止现在这个数。在生死关头美国人尚且能坚守排队的习惯,这表明美国人对排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样看来,排队还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小节”吗?如果一个人在平时连排队都做不到,如何指望他在关键时刻讲规矩、守秩序呢?

行为文化

针对排队,记者询问过一些美国朋友,谁教会了他们如此守秩序?他们总会说,这还要教吗?的确,在美国排队不需经过专门教育,更不会靠行政手段强迫去实现。排队已成为人们的习惯,是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使然。在这种道德氛围内,人们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排队成为了一种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文化的结果就是“循规蹈矩”者受到尊重,无礼粗俗者被人不齿。

在美国长期从事旅游业的美中经贸关系发展协会理事唐毅说,文明行为是长期养成的,很难设想一个在自己的国家经常“放蒎不羁”的人来到国外后会彬彬有礼。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必须要在平时养成,所以要根除“中国人不排队”的顽疾陋习必须要标本兼治。在教育中国游客在国外讲文明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在国内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

(于大波,《参考消息》,2006年11月23日)

分析点评

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充实自己。国际交际准则已经约定俗成,我们也必须遵从。然而,学习他人时也不可盲目效仿。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2

标签: 排队遵守秩序

浏览: 评论: 收藏:0
在美国排队
案例编号:4848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02 16:49:17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