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佛得角志愿者来到了佛得角大学孔院课堂,进行第一堂课,本来期待值非常高,以为下面学生会非常热烈地欢迎他,没想到学生上课时反响一般,下面的学生在短暂的关注了这个来自异域的中国教师后,就再没有特别关注他。随着课堂进程的继续,下面学生逐渐开始自由说话,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随便走动的情况。而老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教育也完全不起作用,这直接导致事先安排的课堂活动、教学计划并不成功。部分学生对他的课堂用语并不理睬,教师也不知道是由于他们听不懂还是他们不尊重自己。教师感觉自己非常受打击。
这个案例反映的问题涉及了权力层级与权力距离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教师是否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中国,人们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地位,课堂纪律紧张严明。人们经常将教师的工作上升到师德、“灵魂工作者”的高度。 恰恰相反,在佛得角,人们重视自由平等,学生和家长只是把教师视作一种普通的职业,并不会刻意强调教师的地位。另外当地教师将学生平等看待,不会和学生产生地位的差异,更不会刻意以自己是老师的身份和学生拉开距离,因此在当地上课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自由懒散。同时学生自主性非常强,可以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课堂纪律往往很难管理。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教师地位一般,一些老师是大学成绩差才选择当的老师,因此在学生中地位一般,学生也并不会特别重视老师这一身份和职位,这是对外汉语老师应当注意的。
佛得角 | 中国 |
佛得角:课堂气氛自由散漫,与国内差异较大,教师地位一般,有的老师是大学成绩差才选择从事教师职业 | 中国人: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地位,课堂纪律紧张有序 |
信息来源
案例创作来源:张弛原创,案例叙述来源:Raguel,Arist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