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时间观不一致

时间观不一致

案例正文

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的吴老师是尼日利亚孔子学院的首位志愿者。2009年,他首次赴尼日利亚。当时,飞机到达尼日利亚的时间应是中午12点,已提前通知了尼方孔院负责人。等飞机准时到达,吴老师在机场紧张地寻找接机人员。他在机场找了好几圈,也没看见接机人员。就这样,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又过去了,还是看不见人影。第一次独身一人踏出国门,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的吴老师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心急如焚。没有电话,也不知道路线,只能选择等待。好在快2点时,接机人员终于来了。吴老师感觉自己得救了!

分析点评

尼日利亚及非洲一些国家人们和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有一些差异。中国人比较守时,约定几点就几点到达,迟到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并且要向对方道歉。而在非洲一些国家,人们的时间观念比较宽松,不守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迟到,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对。

差异点
尼日利亚中国
人们的时间观念比较宽松,不守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强,一般都比较守时
延伸阅读

建议:

1、 和别人有约,按照我们的习惯,自己应该是按时到达。此时,可带上书本或者电脑在赴约地点一边看书或做自己的事,一边等待对方。这样便不至于耽误自己的事。

2、 如果是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可以事先向对方多确认一下,并说明重要性。或者将约定的时间按照推测迟到的时间向前挪一挪,不至于耽误事。

3、 多向自己的前辈问问,一些具体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标签: 时间观念

浏览: 评论: 收藏:0
时间观不一致
案例编号:4396
洲:非洲 国家:尼日利亚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0-30 23:15:13
分享者:邓娟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