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

案例正文

布隆迪学生要准备HSK考试,我答应课后帮他们学习HSK。因为宿舍楼距离教室太远,所以每次我都去他们宿舍上课。我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那个学生告诉我他还没吃饭,让我等一会,他先去做饭。因为是第一次去给他上课,所以也没说什么。但是那次经历后才知道,他们做饭特别慢,我在宿舍里等了一个小时……好在我自己也带课本去了,在他们宿舍看了一会书,后来觉得时间太久了,就没有学习HSK,看了一会书就走了。有一次,我们要一起参加一个活动,说好七点到达活动地点。我计划六点四十五从他们宿舍楼出发,六点五十五能到达活动地点。但在楼下等了一会没等到他们,上去一看,正在洗澡……等他们洗完澡就七点多了,到达活动地点时活动已经开始了。好在我们的节目不是第一个,没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打台球,因为第二天早上有课,所以出发前说好晚上十一点一定要回来,但是他们一开始打就收不住了。一直到十一点半看他们还没有要走的意思,我和其他中国人就先回去了。

分析点评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两国的时间观念不同,我们习惯提前一会到场,他们则总是迟到一会。非洲经济不发达,总体来说处于农业阶段,所以生活节奏比较慢,时间观念不强。第二,我帮他们学习,虽然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以朋友的身份帮他们,对他们不造成任何压力,因此他们在遵守时间这方面也就没那么重视。第三,不能说所有的布隆迪人都是这样的。中国人也分时间观念强的和没有时间观念的,他们也是这样。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对他们迁就过多,他们觉得跟我约好了时间如果他们迟到我不会生气,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我觉得在国外与布隆迪人打交道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要树立起作为一名教师的威信。在见面第一次就明确告诉他们,我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告诉他们要严格遵守时间,不管是上课还是课后。这里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要出现“中国人时间观念怎样怎样”“布隆迪人时间观念怎样怎样”这样的字眼。第二,跟朋友,要入乡随俗。如果是在娱乐方面对方经常出现迟到、不按约定的时间行事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在他们的国家,那就入乡随俗跟着他们的节奏进行。如果是严肃的事情,同样也要明确地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当然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措辞。

差异点
布隆迪中国
布隆迪人时间观念不是很强,经常有迟到现象
延伸阅读

非洲人的时间观念十分淡漠,无论职务高低、受教育程度高低,守时的观念都普遍淡薄。这一点出到非洲的人会感到十分迷惑。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非洲国家总体来讲仍然处于初级农业社会阶段,生活节奏缓慢,交通不便,人们惰性十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现代理念在非洲几乎没有。所以,如果你和非洲客户约定九点开会或者商谈,最好做好九点半或更晚的心理准备。如果是约定参加招待会或者共进晚餐,恐怕时间推迟的更是超乎你的想象。非洲人遇到问题,如果被告知时间已经很紧,能否快点,否则会造成损失,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耐心点,一切都会好的。”

中国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中国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自己甚至以后几辈人的生活的思想,使得中国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相对较快的生活节奏。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标签: 时间

浏览: 评论: 收藏:0
时间观念
案例编号:7203
洲:非洲 国家:布隆迪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25 22:57:33
分享者:张蝶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