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其他 > 从神佛文化影响下的中日谚语考察两国处世观

从神佛文化影响下的中日谚语考察两国处世观

案例正文

中国和日本虽然都有着较强的“集体意识”,但中国人在于他人相处时,在优先考虑集体利益的前提上,依然可以有个体各自的思想、行为,即“和而不同”而日本由于长期受到神道教、武士道的影响,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他们信奉权威人士,尊重长者意见,互相谦让,避免冲突在人际关系方面,日本社会仍然强调层级观念,崇尚集体归属感,不鼓励挑战权威意见在日本任何凸显自己,破坏和谐的行为都会被周围人束之高阁、避而远之因此,即使有不同意见或不满时,日本往往选择的是沉默,是隐藏自己前者的“集体意识”由于兼顾了个人的能动性,因此是一种主动性的意识,将自己融人整个集体,对问题进行思考,想集体之所需,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后者仅仅是服从命令,只是被动的、消极的前者可以促进集体的发展,而后者只是简单的拼凑。“品德高于利益”是谚语中体现出的中日共同的处世观表现之一虽然两国都重视品德,但最为关注的品德内容却是有所不同例如中国的谚语:“平时多积德,强过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都在劝诫人们要有仁义之心,要懂得善待他人日本在品德方面更看重的则是“忠诚”,这是由于在深受神佛文化影响的同时,曾经在日本根深蒂固的武士道的忍耐、忍让精神也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如谚语:“堪忍は一生の宝/忍是一生宝忍为上”“我慢の山/忍辱负重”等,无不在劝诫人们要有忍耐、克制之心。

分析点评

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有关“神佛”的谚语阐述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处世观的不同点。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人们某个观念的形成是要受到周围的环境的制约的,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无疑是变化的,人们的价值观、处世观也会随之而变因此,处世观是具有时代性的。

案例来源:姜芳.从神佛文化影响下的中日谚语考察

差异点
日本中国
集体意识更根深蒂固集体优先于个人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从神佛文化影响下的中日谚语考察两国处世观
案例编号:2718
洲:亚洲 国家:日本
分类:其他
上传时间:2015-09-27 22:13:25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