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老人是个“图书馆”

老人是个“图书馆”

案例正文

小W在科特迪瓦当汉语老师,他发现在科特迪瓦社会中,老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被称为“圣贤之人”,社会地位很高。每逢节日盛典或举行宗教仪式,长老们都被邀请坐到最前面,有的还亲自主持仪式。在一个家庭里,老人有绝对的权威,大家都惟命是从。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时,老人裁决比法院还有效。如果人们有不尊重老人的行为,就会受到社会的严厉谴责。在科特迪瓦村镇或社会机构中,通常都有老人“智囊团”,帮助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分析点评

在科特迪瓦,人们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老人去世就等于焚烧了一个图书馆。”老人们常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经验的化身,传统的卫士,社会生活中的财富。这种说法是有历史渊源的,科特迪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是文化传播并不发达。在殖民主义到来之前,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许多民俗、民谚和民间故事都是靠口头一代代相传的。所以非洲老人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宝库,是传统文化的“字典”和“图书馆”。

科特迪瓦社会历来有尊老敬长的习俗,把一个人是否尊老敬长作为一个人是否有礼貌,有素养的基本道德标准。冒犯长者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在家会受到长者的责骂或棍打,在外则会受到社会公众的谴责,绝不会有任何人出来为被斥责者辩解或者袒护。在一个家庭里,最年老的长者当然是一家之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无形权利,即使家长的兄弟或者子女担任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也是向这位一家之长请安汇报,对于家长讲的话只能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无论任何场合,任何时间,晚辈见长辈,即使素不相识,也要主动用敬语表示问候,用鞠躬表示敬意。相当多的科特迪瓦人遇见年长来客时,显得彬彬有礼,问候时多称“爸爸”或者“妈妈”,充分体现了科特迪瓦人尊老敬长的民族礼仪。

差异点
科特迪瓦中国
老人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极高孝敬老人是传统美德,但地位并不算高

信息来源

案例叙述及案例分析来源:顾玉清.漫游世界指南——科特迪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浏览: 评论: 收藏:0
老人是个“图书馆”
案例编号:2248
洲:非洲 国家:科特迪瓦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22 23:39:11
分享者:余雯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