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一个人离开的失落

一个人离开的失落

案例正文

歆儿是一名中国汉办外派到美国的孔子学院志愿者,22岁,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孔子学院教小学生汉语。她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年龄相仿的美国朋友,有一次,有一位朋友过生日邀请她去吃晚饭,整个过程都很愉快,要走的时候,她起身向大家道别,朋友们都只是坐在原地和她说:“Ok , talk to you later.” 歆儿一个人走出去的时候,也没有人来送自己到门口,回头看见大家仍旧玩得很开心,觉得自己并不是被大家认可的朋友。好几次都这样之后,歆儿就不愿意参加朋友们的聚会了,总觉得最后一个人走出去让自己很失落。

分析点评

在中国,送别的时候主人都要起身,挽留两句,然后送朋友到家门口,算是一种礼节。可是在美国,大家都很随意,朋友聚会离别的时候就只是打个招呼就可以随意离开了,并没有一定要挽留、送到门口的习惯。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不重视相互的友谊,只是他们的文化当中没有这样的习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当中,不要固守自己的文化观念,认为别人也应该和自己一样才是对的,别人做不到就轻易下结论,用自己文化当中的观念去评价、定论。应该调整心态,了解不同文化对待不同事物的看法,然后理解这种文化。

案例来源:

袁歆玥 中山大学 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差异点
美国中国
美国聚会的告别简单中国聚会的告别会送或挽留

信息来源

标签: 聚会告别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一个人离开的失落
案例编号:1519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20 11:16:48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