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泰是一名泰国留学生,她来到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时间安排总是有许多不理解。比如,在泰国晚会六七点就开始了,而中国的晚会总是八点后才开始,她经常会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晚会举办得那么迟;还有,有位中国女生辅导她汉语,约定每周六下午15时在图书馆门口见面,但素泰一不小心就会迟到,可她的汉语老师总会准时到,并且经常打电话催促,让她感到很不舒服;除此之外,对于学校因为节日放假而“补课”的行为表示很不理解。在泰国,如果假期占用了本应休息的日子,这个日子都是要用工作日补回来的,可中国却还占用周末来“补课”,她很不适应。
由于中泰两国的社会环境不同,人们对时间的观念也不一样。以上案例就是由于两国人民不同的时间概念而导致的分歧与不理解。首先,中泰两国人民在一天的时间安排上有不同的体现,中国人中午有午休的习惯,但在泰国是没有午休的,年轻人如果中午小憩一下还会遭到老师的责骂。中国人认为傍晚是天黑前一段时间,一般是17时到19时,晚会一般20点后开始;泰国人则认为16时就进入傍晚了,晚会一般19时就开始了。虽然两国人民对时间安排都不够严紧,但程度不同。中国人约会通常习惯迟到5到10分钟,对方可以表示理解,如果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到,会认为是对对方的重视;泰国人约会通常会迟到半小时,甚至更久,部分泰国人甚至爽约也不会打电话通知对方,泰国人的节奏缓慢,生活清闲,中泰两国在对待时间上的差异,需要在交往中相互理解,寻求一个更为平衡的共同点。
案例来源:
刘艺
泰国 | 中国 |
泰国人总迟到 | 中国人很守时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