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平等主义者

平等主义者

案例正文

澳洲人很自豪的称自己为“平等主义者”。事实确实是这样,谈话非常随意。比如:学生对老师通常是直呼其名字,态度也不像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尊敬。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其他人也是同样的友好和不正式:秘书,实验室的技师,图书管理员和清洁工,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司机,售货员和银行职员-这些人都给学生提供服务但绝不是“佣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很有资历和经验的,如果你认为他们低人一等,他们会非常不满。所以,作为一个对澳洲社会很陌生的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对每个人都表现足够的友好并给予尊敬。

中国注重等级秩序和礼仪,对自己的长辈要使用尊称,对上级要尊重。尊师重道,尊老爱幼。

分析点评

在中国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或下级见到长辈或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 , 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与中国文化不同,澳大利亚文化主要承袭西方文化,因此,这方面观念较为淡薄。他们比较注重个人的权利观念。在他们看来,“人权”是作为每个人应该享有的一切权利(包括人身权和其它民主的权利)。由于澳大利亚人等级观念较为淡薄,在澳大利亚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 。熟人相见, 不论身份与地位 ,一律可以平等地称呼你好(Hollow)以示礼貌问好,孙辈对祖父母,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不必过多的礼节。彼此意见不同时,常常可以各抒己见来说服对方 ,无所谓尊长的“面子”。

差异点
澳大利亚中国
澳洲平等主义中国等级观念

信息来源

http://www.chinaqw.com/node2/node2796/node3300/node3428/node3429/userobject6ai246196.html

标签: 问候交流

浏览: 评论: 收藏:0
平等主义者
案例编号:9789
洲:大洋洲 国家:澳大利亚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6-06-29 20:46:31
分享者:党瑞霞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