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点评:
在中国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或下级见到长辈或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 , 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与中国文化不同,澳大利亚文化主要承袭西方文化,因此,这方面观念较为淡薄。他们比较注重个人的权利观念。在他们看来,“人权”是作为每个人应该享有的一切权利(包括人身权和其它民主的权利)。由于澳大利亚人等级观念较为淡薄,在澳大利亚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 。熟人相见, 不论身份与地位 ,一律可以平等地称呼你好(Hollow)以示礼貌问好,孙辈对祖父母,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不必过多的礼节。彼此意见不同时,常常可以各抒己见来说服对方 ,无所谓尊长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