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北京人,有着北京人常有的好口才,说话反应快,操着顺溜的北京腔,热心大哥一枚,人见人爱。今年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去新西兰考察生活半年。初到这里,张毅感受到了新西兰人的友善和朴实,觉得很亲切自在,和他所住社区的街坊邻居很快就认识成为了朋友。隔壁住的是一位中年工程师Adam,周末或晚上会来找张毅去酒吧或一起运动。一次Adam出差半个月回来,张毅邀请他一起吃晚饭。张毅一见着Adam就说:“半个月不见,你发福了。忙于工作,没怎么运动吧。”Adam瞬时脸上有一丝不悦,反驳道:“伙计,你这么说的话,我应该少吃饭咯,不好意思,谢谢你的邀请,我今天不吃晚饭了,拜。”张毅有些吃惊:别介!Just kidding.他怎么这么当真哪?立马挽回Adam:“Just kidding.我觉得你气色太好了,嫉妒你才这么说呢?走吧。”虽然圆了场,张毅觉得在中国这样问候十分合理正常的,在Adam这成了十分违规的言行了,十分疑惑。
新西兰人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以及绝不对别人评头论足,说别人坏话的习惯,觉得这样是十分粗鲁,没礼貌又冒犯别人的行为。彼此之间相对尊重。如果你说对方:“你头发白了。”“你太瘦了。”等这些评论个人身体情形的话,他会十分反感,觉得你在轻度地言语攻击。而在中国,大多数人会觉得亲友间这是很正常的。<?xml:namespace prefix="o" ns="u: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新西兰 | 中国 |
新西兰人反感别人针对自身情况状态进行评论,认为是轻浮的行为 |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会嘘寒问暖,可能就对方精神面貌进行简单评价以表示重视和关心 |
在新西兰,随意地评论说长道短显得很轻浮,给人嘻哈不正经的印象,比较粗鲁的行为。因此,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见面谈论不涉及个人的话题是比较稳妥的,如天气、近期活动等。即使对方真长胖了或者有其他变化,不必说出来,可以谈论饮食或运动让对方自己说出来。总而言之,在这一点上,入乡随俗才能促进良好的沟通。
信息来源
http://www.doc88.com/p-30873416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