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孩子的天堂

孩子的天堂

案例正文

法国人非常喜欢孩子,去商店看一下就会发现孩子在人们心中的位置。通常大店里儿童用品占了相当大的面积。从婴儿餐具到小学生滑雪装,大人有什么,孩子就有什么。而且孩子用品常和大人用品卖得同样贵。例如皮鞋,10厘米的婴儿鞋与25厘米的成人鞋一样价钱,制这双大鞋的皮子可制几双小鞋,此时原材料价格似乎忽略不计。问题还在于,成人鞋是可以等减价时买的,而小孩鞋却不减价。商店抓住了人们的消费心理,成人穿鞋不只穿一双,减价时可多买。而小孩鞋肯定有了需求才买,需求刚性使人等不得。在法国,出生不久的婴儿就穿皮鞋,尽管是装饰性的。会站的时候就穿硬底皮鞋了,法国人认为这种硬底鞋有助于学走路。在我们国内,改革开放后儿童才真正成为消费品的重要市场,我们小时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西方世界的孩子始终是经销商重点进攻的对象,儿童产品推陈出新,消费者还有一种攀比效应。法国即使不富裕的家庭孩子穿得也很好,来这儿的外国人多少受影响,给孩子穿好似乎父母脸上有光。我们的邻居是一对日本夫妇,丈夫一人做导游工作,并不富裕,家里乱得一团糟,可是孩子穿的都是好牌子的衣服,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上学。

分析点评

法国人享受生活的习惯,即使不是与生俱来,也是孩提时代就养成了。

法国人喜欢孩子,对孩子的热情远大于对父母的热情。他们可以充满爱心地领养弃婴,也能心安理得地送父母进养老院。法国人的眼中,领养孩子是很自然的事,不奉养父母也是很自然的事。作为老人,则认为养孩子是他们的义务,进养老院也不怨天尤人,习惯成自然了。有的老人甚至宁愿去养老院,也不愿和儿女过,中国人尊老爱幼的儒家思想在这儿只有一半道理。

差异点
法国 中国
法国人喜欢孩子,对孩子的热情远大于对父母的热情。中国人的传统除了“爱幼”还应该尊老。

信息来源

车耳,如此法国[M]科学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

标签: 孩子

浏览: 评论: 收藏:0
孩子的天堂
案例编号:8347
洲:欧洲 国家:法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6-02-20 20:48:50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