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是一位在布隆迪工作的中国人。刚去的时候他不太熟悉,但时间久了招呼多了,他发现当地人普遍懂得一个中国词汇:“功夫”。打招呼时,他们说“Chinese功夫”的概率几乎和“Chinese你好”持平。当然,当说“功夫”时,他们也会毫无例外对我竖起大拇指,这同样让他极其受用。但是之后他不幸的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当地人来说,提起中国的第一反应就是功夫,好像中国只有功夫,除此以外就再没有其他东西能拿得出手似的。他很苦恼。
功夫,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化”。到20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李小龙的功夫片播放,及由香港著名咏春拳师梁挺将《梁挺咏春》发扬遍及至全球60多个国家,Kungfu、Wingtsun等在全球传播,“功夫”逐渐被传播开来。在布隆迪甚至是在非洲的很多地方,他们都认为我们中国人都会功夫。所以,打招呼时,对我们说“功夫”是一种有好的表现。这也只是从电视或电影中了解到的。所以,我们还要发扬中国的其他优秀文化。
布隆迪 | 中国 |
非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都会功夫,其实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 |
功夫,英文Kung fu,又称中国功夫、中国传统武术,是在中国清末关于“武术”的别称,主要体现在个人在武术上的应用和造诣,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和个人修为。
功夫,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化”。它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国功夫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不仅出现了大量中国功夫题材的中外影视作品,更有少林、太极、咏春拳等中国功夫在全球广泛传扬。目前,在全国得到较全面保留与发扬的中国传统功夫。
信息来源
环球远航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4799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