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埃塞俄比亚志愿者许平在一所大学的孔子学院任教,第一天上课时他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地走进了教室,但是进去后他傻眼了,教室里竟然空无一人。他想可能是因为他早来了几分钟吧,但是八点钟到了教室里仍然没有一个学生。他不禁心慌起来,开始想是不是自己记错了教室和时间,但是在多次核实后他发现并没有记错。那天早上没有一个学生来上课,许平有了很深的挫败感。
虽然埃塞俄比亚也是将一天划定为24小时,但它却是以日落和日出来区分两天的分界,而不是以午夜12点来划分。太阳升起时候的清晨六点,是埃塞俄比亚当地时间的零点,太阳下山时候的傍晚六点,则是埃塞俄比亚时间的十二点。有人解释说,采用这种计算时间的方法可能与埃塞俄比亚靠近赤道,白天与夜晚的时间相当,全年的日起日落没有太大变化有关。许平没有考虑到埃塞俄比亚人特殊的时间概念,他告诉学生的上课时间八点其实是埃塞人认为的下午两点,导致闹出了笑话。所以跟埃塞俄比亚人约见面时间一定要说好是根据哪个时间。
中国的汉历(也称“阴历”、“农历”等)也是传统历法之一,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
埃塞俄比亚 | 中国 |
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式和历法 | 也有自己的历法,但使用通用的计时方式和历法 |
埃塞俄比亚的历法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日历至今仍然沿用着古老的“儒略历”。“儒略历”就是以罗马皇帝凯撒的名字命名的。儒略历规定一年365天分为13个月,前12个月每个月30天。第13个月平年是5天,闰年是6天。这个只有5天或6天的月在埃塞俄比亚称为“小月”,即“PAGUEME”。在浏览埃塞俄比亚旅游小册子时,人们有时会看见“欢迎来埃塞俄比亚享受13个月阳光”的语句,就是从这里得来的。埃塞俄比亚的新年从9月11日开始,这一天意味着春天到来。埃塞俄比亚历法比西历(公历)要晚7年8个月,或者晚8年。如,西历的2003年6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历法中应当是1995年6月23日。
从公元前46年凯撒大帝宣布使用儒略历以后的1500多年,西方世界一直使用这种历法。直到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宣布实施新的历法,也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格里高利历”为止。格里高利历也就是目前通用的阳历。随着很多非洲国家19世纪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格里高利历也被随之带来。幸运的是,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一个从来没有遭受过西方殖民的国家,因此埃塞也保留了很多自己的传统文化,延续使用儒略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埃塞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仍然使用儒略历的国家。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