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是一位赴土耳其的志愿者。每次上课之前,小赵都会精心备课,尽量争取把最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但是,小赵上课的时候发现他所准备的那些有用的东西,学生好像并不是非常感兴趣,还经常问他一些奇怪的问题,常常弄得小赵手足无措。小赵感到非常疑惑,是不是我所教的学生都是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我所教的内容都是我精心挑选准备的,而且我是老师,学生不是应该听从老师的教学安排吗?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方式不同的问题。国外比较推崇自己去探索,也就是说你自己通过反复的实验,反复的犯错误,于是终于明白了真理是什么。这种情况下往往要求学生有很大的学习自主性,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解答而不是灌输。 在中国,教育方式就是老师告诉你是什么,然后你记住就好了。这也是中国学生被动型学习。此外,在土耳其强调的是师生平等。所以课堂上学生可以很随意的打断教师的授课,甚至对教师所讲内容当着同学的面表示怀疑。而在中国的传统里,教师是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职业,教师代表着权威,代表着经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样的说法更体现了中国人对教师的敬重。所以学生很少质疑教师的权威。如果真有问题,往往会私下问,这样给教师也留有一定的余地,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没有冲突发生。
土耳其 | 中国 |
师生相对平等,允许有不同声音 | 尊师重道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