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语言文字 > 汉字对越南习俗的影响

汉字对越南习俗的影响

案例正文

越南的名胜古迹、寺庙的横匾、对联、家庭的祠堂也都是沿用汉字。民间举办婚礼用双“喜喜”,过春节贴倒“福”表示福临门,为老人祝寿时也用“寿”字等。多年来,过春节是越南每年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人们都要张贴福、禄、寿、喜等吉利字以及对联、门画、年画。春联内容大都是表现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愿望,特别是农村。春节桃花盛开,人们喜气洋洋迎春节。一般城市、乡村的寺庙前都有一些老人用纸、墨、笔、砚,依据张贴人家的职业、社会身份、家庭情况和愿望,拟写相应的内容。现在人们还想自己发财,于是就写发财、进宝、金玉满堂之类的词语。

在越南70岁左右的学习过汉字的老人,都具有汉字书法的基本功,逢年过节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在乡村,整个村子的春联、喜事、丧事、建房、求子、婴儿题名等都靠这些“儒学老人”。因为“儒学”者在民众中是有知识、有文化、道德高的人,他们的笔迹会给张贴人家带来好运。

越南北宁省有名的“东湖画”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过春节销量极其可观。至今画上也用汉字,或汉字和喃字并存。

汉字对越南的习俗、信仰也同样有影响。古人的信仰是“天、地、人”之间的有机联系。无论是在家庭里奉祠祖先的神桌、或是在寺庙、祠堂里都书写着醒目的汉字,汉字的内容都出于饮水思源,表达了对祖先或民族英雄的崇拜,或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分析点评

与日本、朝鲜等国并称为“汉文化圈”国家之一的越南,汉语对其语言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在越南,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汉字一直处于正统的地位,并被广泛使用于教学、科学、公文、外交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因此可以说汉语对越南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从语言的类型来说,汉语和越语都同属词根语或孤立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不是通过形态变化而是通过语序、虚词等手段来表示的。因而汉语词一旦进入越语就很容易适应越语本身的要求,为越语所吸收同化。

案例叙述及案例分析来源:杜思贤.汉字对越南文化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标签: 越南汉字习俗

浏览: 评论: 收藏:0
汉字对越南习俗的影响
案例编号:2162
洲:亚洲 国家:越南
分类:语言文字
上传时间:2015-09-22 15:35:58
分享者:余雯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