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是在法国长大的中法混血儿,虽然在家常吃妈妈做的中餐,但饮食习惯基本还是法国式的。一次他回中国来探亲,表姐和一位好朋友,也是尼古拉的中文老师,一起请他去了家鲁菜馆,为他点了几道传统菜肴。先上来一道汤白味鲜的奶汤蒲菜和一道滋味醇厚的九转大肠,让刚开始不敢尝试陌生食物的尼古拉禁不住诱惑,尝过之后欲罢不能,喝了一大碗汤又吃了好几块九转大肠。正吃得起劲时,又上来了两道菜。表姐指着金黄红亮的拔丝地瓜说:“快趁热吃,要不然一会儿凉了就拔不动了。”于是大家齐动筷子说说笑笑地开始“拔”起地瓜块儿来。可是吃完一盘拔丝地瓜后,尼古拉竟然放下了筷子。表姐奇怪地问他:“这么快就吃饱了吗?这条鱼还没动呢,你不喜欢吗?”尼古拉为难地说:“我想吃,可是我已经吃了甜的了。”姐姐和朋友愣了愣才恍然大悟,原来尼古拉受十几年的生活习惯影响,觉得尝过这道甜糯的菜之后不应该再吃咸的,那么这一餐就算圆满结束了。尽管他很了解中国的用餐习惯,但他怎么也扭不过自己的心理,始终没有再动一筷子,只是坐在那里看着两位姐姐继续满桌夹菜吃。最后,表姐又把尼古拉没尝到的葱油鲤鱼另要了一份,给他打包带回了家。
欧洲很多国家日常用餐是分步骤的,吃完一道再吃另一道,比如在法国,最基本的用餐程序就是从汤到冷盘到热菜,最后是奶酪、甜点等等,而汤以及冷盘和热菜大都是咸口的。但是中国人日常用餐,包括在家吃饭和在饭店一般的宴请,则不怎么分步骤,大部分冷盘热菜都是一做好就上桌,而且一桌菜可以五味俱全。这让习惯了按部就班吃饭、每餐口味单一的西方人往往觉得无从下口。所以我们常会见到有些来中国的外国人,面对满桌饭菜,非常为难地挑选半天,最后只拣其中一盘菜吃到底。
法国 | 中国 |
日常用餐是分步骤的,吃完一道再吃另一道。 | 大部分冷盘热菜都是一做好就上桌。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