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制度 > 年龄与地位

年龄与地位

案例正文

在中国的工作单位里,常常会存在这样的现象:领导都是年纪很大、德高望重的人,而年轻人往往位于级别稍低的工作岗位上。年轻人一般都会等很多年以后拥有了一定的资历,才能升职,走向更高一层的工作岗位。即便是工作能力很强的年轻人,也不可能轻易地就走上领导的位置。但是在爱沙尼亚,许多企业会安排有才干的年轻人进入到管理层,利用他们的创新精神管理公司,为企业内部加入新的活力。

在政治层面上也是如此。中国的领导班子年龄也相对较高,而爱沙尼亚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极为年轻。因此,在中国年龄与地位总是成正比,而爱沙尼亚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中国开会.png外国开会.jpg

分析点评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在集体主义主导的社会里,等级尊卑比较明显。一般来说,长幼有序,年龄较大的人会被认为是整个集体的领导者,年轻的人应该尊重年长的人,年长的人占据着整个社会中最高的地位。资历是决定一个人地位的重要因素,年长者一般是责任的承担者。

但是在爱沙尼亚,长幼尊卑的秩序并不明显。年纪稍大的人和年轻人享有同样的地位和权利。在工作中,他们更加看重能力。有能力的人就可以担任领导的角色。因此,爱沙尼亚的许多年轻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总经理甚至总裁的地位,其作为决策者的能力并不亚于一些资历更老的中年人。

企业在更换领导班子时,不应该只局限于资历更老的员工。许多年轻人能力极强,也能更准确地把握住时代脉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当然,一些常年奋斗在工作前线的老员工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在选择时,应该多层考虑,平等对待,而不是把年龄作为限制的因素,忽视一些极有潜力的年轻人。

差异点
爱沙尼亚中国
爱沙尼亚人重视能力中国人重视资历

信息来源

标签: 年龄价值观

浏览: 评论: 收藏:0
年龄与地位
案例编号:1759
洲:欧洲 国家:爱沙尼亚
分类:制度
上传时间:2015-09-20 21:49:13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