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是泰国的一所大学的信息科学专业的女生,她很喜欢汉语,虽然不是文科生,还是因为喜爱而参加了学校孔子学院组织的汉语培训课程。培训课程的汉语老师都是中国来的年轻老师,T.N.觉得在培训中汉语进步很大,也很感谢这些中国老师。在学校路上遇到这些中国老师的时候,她都会双手合十,低头弯腰的向他们行礼。可是,让T.N.尴尬的是,老师们也都以同样程度的双手合十礼,低头弯腰的回敬她,而在泰国这样的问候方式只是下级向上级才会有的。
泰国的师生关系中等级的体现很明显。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路时,学生一般是不可以和老师并排走的,而是要走在老师的后边,甚至要间隔一米左右,否则会被视作不不懂礼貌。如果要从老师面前经过,一定要弯腰、低头、快步走过,否则也被视为不尊重。常常,当老师和学生在一起时,学生总要选择低于老师的位置,因此常常看到坐着的老师和跪着的学生在一起讨论功课的场景。
案例中的中国老师很好的做到了入乡随俗,体现了很强的适应异文化的意识,但却未曾意识到在异文化中也存在着与本国文化类似的人际交往的等级关系,在回礼时因身份不同而礼拜的程度是并不相同的。
泰国 | 中国 |
距离 | 平等 |
在泰国,双手合十应该说是最基本的见面问候方式。小辈见长辈时,小辈双手举得较高,一般要到前额的位置;平辈间相见,彼此双手举到鼻子高度就可以;长辈对小辈还礼时,双手举到胸前就可以。在泰国,除了见面问候,在感谢、歉意等情况下,彼此间也行双手合十礼。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