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教育 > 捷克的课堂注重互动

捷克的课堂注重互动

案例正文

我叫王安琪,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专业。我热爱学习语言,对捷克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我于2014年参加了捷克查理大学的暑期班。班级里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大家都因热爱捷克文化而相聚在此。课堂上,老师常常引出一个话题,由同学们分组、自由讨论,不拘泥于课本,每人都有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有时,老师会组织大家去乡村郊游、篝火烧烤等有趣的活动。同学之间渐渐熟络之后,便常常能够在各种场合运用捷克语。与此相比,中国的课堂偏重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老师通常以课本为基础,耐心细致地讲解语法知识,同学们认真地记笔记。班级氛围不够活跃,也鲜有机会锻炼口语能力。

王安琪.jpg

(案例主人公王安琪在暑期班上)

分析点评

这次亲身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捷克语言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西方推崇外向的文化,这一点也体现在课堂上。捷克的课堂学习方式不拘一格,老师和同学更像是朋友关系。老师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同学们也充分利用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不怕犯错。因此同学们的口语表达都很通顺,即便有许多语法错误。由于习惯了中国的上课方式,起初我并不适应这种灵活的氛围。常常担心自己会犯语法错误,于是感到很难开口,即便我可以准确的书写自己的看法。东方文化则以内向为主,在课堂上,即便学生们有问题,也通常不乐于当堂开口向老师提问,以便节省大家的时间。而且,许多同学担心自己会犯错,被别人笑话等心理,也让大家倾向于埋头记笔记,而不是向老师提问。

捷克和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各有利弊,我们要中西合璧。首先,中国注重语法的语言教学模式是值得肯定的。严谨的语法体系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清晰准确,也体现出表达者的尊重。其次,捷克注重互动的教学方式是值得学习的。充分的交流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以便提供更合适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借此充分锻炼了语言能力。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语言教学应更加注重交流,在考核中提高口试的比重。学习语言不仅仅是书写,而是有能力清晰准确、礼貌得体的表达。

差异点
捷克中国
课堂以学生交流为主课堂以老师授课为主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捷克的课堂注重互动
案例编号:961
洲:欧洲 国家:捷克
分类:教育
上传时间:2015-09-18 21:54:42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