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购房者,在北京看一圈房子就好像周游世界。早上去“原乡美利坚”,中午去“澳洲康都”,下午去“北欧小镇”。如果明天还有兴致,那可以去“温莎大道”、 “威尼斯花园”、 “米兰阳光”……这股洋风所到之处不止北京,而是席卷了全国房地产界。
面对记者的采访,德国人柯多福委婉地说:“如果有足够的自信,就不会为外国的名字担心。德国王宫无忧宫(Sans Souci)的名字就是法语的,没有人会提议把它改成德语。”
(李宏伟等,《环球时报》,2006年12月13日)
洋名小区表现的是一种暴发户的意识和心态,“开放以后,我们往往把西方当成富有的社会,所以起西方的名字就显得档次很高。把自己化妆成古罗马帝国,把自己打扮成欧洲的所谓权贵、美国的暴发户,最终使我们失去了自己,这是很可悲的”。 洋名小区的泛滥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去年,昆明因为洋名小区太多而立法禁止新楼盘用洋名。关于这个立法,很多中国人拍手叫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