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中国的“洋楼盘”

中国的“洋楼盘”

案例正文

如果你是一位购房者,在北京看一圈房子就好像周游世界。早上去“原乡美利坚”,中午去“澳洲康都”,下午去“北欧小镇”。如果明天还有兴致,那可以去“温莎大道”、 “威尼斯花园”、 “米兰阳光”……这股洋风所到之处不止北京,而是席卷了全国房地产界。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来自奥地利的留学生沃尔夫冈一开始说,他能理解中国的开发商喜欢给楼盘起欧洲名字。他说:“与中国相比,欧洲的环境显然要好。这就像卖饼干一样,为了吸引买家,你总会告诉别人你的饼干与众不同。我想,他们可能是想告诉买房子的人,虽然外面的环境不那么好,但我们的小区能给你一个欧洲那样的环境。”不过,当他从记者口中听到几个小区的洋名后,觉得有些奇怪。“柏林这个词给我们的印象多半是有关政治和历史的,那里有不少苏联式的火柴盒房子,特别是东柏林。它们毫无美感。虽然那里比北京干净,但事实上没有人会把它与环境好联系起来。不知道北京人为什么喜欢?”

(李宏伟等,《环球时报》,2006年12月13日)

分析点评

何谓“现代化”?何谓“西洋化?”这似乎是从20世纪初以来一直纠缠不清的问题。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领先我们,在实行现代化过程中要学习西方经济建设的经验和先进技术,不仅正当,也是必须。然而,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的老路,这也是百年来历史证明的事实。不过每次对外开放时,总有些人千方百计将自己“洋化”,并以此为荣。楼盘起外国名字就是这种心理的反应。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2

标签: 楼盘外国名字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中国的“洋楼盘”
案例编号:4857
洲:欧洲 国家:奥地利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02 16:59:49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