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购房者,在北京看一圈房子就好像周游世界。早上去“原乡美利坚”,中午去“澳洲康都”,下午去“北欧小镇”。如果明天还有兴致,那可以去“温莎大道”、 “威尼斯花园”、 “米兰阳光”……这股洋风所到之处不止北京,而是席卷了全国房地产界。
美国人贝柯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用立法来禁止一个小区起外国名字没有道理。“如果在美国有这样的立法,那肯定会被指责成种族主义。老实说,我并不在乎一个小区的名字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这样的立法其实是过度敏感了。他们应该有更多的立法去管理开发商的欺诈行为。” (李宏伟等,《环球时报》,2006年12月13日)
最近几年,亚洲一些国家小区取洋名现象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出现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化中占据强势地位,这更加深了亚洲一些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洋名小区泛滥是这种不自信的体现。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可能会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社会、经济、政治的全面进步,民众才能重新拾起对民族文化的信心。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