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如果你是一位购房者,在北京看一圈房子就好像周游世界。早上去“原乡美利坚”,中午去“澳洲康都”,下午去“北欧小镇”。如果明天还有兴致,那可以去“温莎大道”、 “威尼斯花园”、 “米兰阳光”……这股洋风所到之处不止北京,而是席卷了全国房地产界。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来自奥地利的留学生沃尔夫冈一开始说,他能理解中国的开发商喜欢给楼盘起欧洲名字。他说:“与中国相比,欧洲的环境显然要好。这就像卖饼干一样,为了吸引买家,你总会告诉别人你的饼干与众不同。我想,他们可能是想告诉买房子的人,虽然外面的环境不那么好,但我们的小区能给你一个欧洲那样的环境。”不过,当他从记者口中听到几个小区的洋名后,觉得有些奇怪。“柏林这个词给我们的印象多半是有关政治和历史的,那里有不少苏联式的火柴盒房子,特别是东柏林。它们毫无美感。虽然那里比北京干净,但事实上没有人会把它与环境好联系起来。不知道北京人为什么喜欢?”
(李宏伟等,《环球时报》,2006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