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其他 > 中希神话婚恋观

中希神话婚恋观

案例正文

一、爱情产生的基础不同

古希腊神话中,爱情的产生离不开情欲和性欲的驱使,爱情的对象一定要有着美丽的容颜。宙斯,作为拥有最高统治权的神,他遇到美丽的女神或凡间女子就会产生将其占有的冲动,他都会想办法满足自己的情欲,在古希腊神话中和宙斯发生过男女关系的女子数不胜数。另外,古希腊神话中爱情的产生与美丽的外表或聪明的智慧也是直接挂钩的。一个异性的美貌甚至比至高无上的权力、过人的智慧和力量更能吸引人,因此更容易产生所谓的爱情。而中国神话中,爱情产生于被对方的内在美、心灵美所吸引的基础之上。其中,人和妖的恋爱故事比比皆是,主人公多是狐狸、蛇、雏鸡、琵琶等物成精,虽是妖怪,但她们摒弃了妖的本性,她们与人结合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帮助人、救人,正是这种美好的心灵的吸引往往使男主人公情难自禁。最为典型的是大家熟悉的《白蛇传》,许仙和白蛇在西湖一见钟情,产生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婚后两个人相敬如宾,治病救人,正是因为白素贞那颗比人还善的心,才让许仙用一生来爱她。

二、爱情产生的对象不同

与中国神话中爱情产生的对象相比,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产生爱情对象的范围更为广泛。古希腊人的爱情观中,爱情并不单单产生在男女之间,也产生在同性之间,甚至人兽之间。古希腊的爱情大多是一种“俄狄浦斯”情结,是一种乱伦欲念。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道德界限,诸神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念随意发生关系。有人说希腊神话就是一部乱伦史。而在中国神话中,没有这种情况。中国的天神们大多善于控制情感,控制欲望。有人说伏羲、女娲就是兄妹成婚,但最后被加上要重续人烟这层高尚的外衣,并且费尽了周折,还请示天意认可。因为在中国,神同样遵循长幼之分,伦理之别;在中国人的意识里,乱伦是大逆不道、有伤风化之举。

三、爱情的表达方式和稳定度不同

古希腊神话中,爱情的表达方式是疯狂而浪漫的,带有理想主义和自我意识。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忒就是一个自我意识高扬的女性,她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不顾非议,作为匠神赫淮斯托斯妻子的同时又是战神阿瑞斯的情人。相反,中国神话中爱情的表达方式是温婉而含蓄的,很难找到自由爱情的痕迹,特别是女神,她们过着简单的生活,更没有性爱的内容。娥皇和女英作为妃,在舜巡视南方而死之后也前去相寻,泪染青竹,身投湘江,以自己的贞洁殉情来告示天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这种观念使得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爱情如磐石一样稳定,许多爱情故事因此流传百世。

四、组成婚姻的基础性不同

在古希腊人的爱情观中,爱情是个人的问题,而婚姻却是关系整个城邦,这就导致了爱情和婚姻的不一致。虽然爱情很重要,但它并不一定是婚姻的基础。反之,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爱情才是产生婚姻的基础,誓死追寻爱情的目标就是共同走入婚姻的殿堂。《牛郎织女》中,织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按照“门当户对”的观念,应该嫁给天神却嫁给了普通的放牛娃(牛郎),织女完全以自己的爱情为感觉苦苦维持自己的婚姻。

分析点评

“海洋文明”造就了古希腊的冒险精神,从而体现在神的爱争斗、爱享乐,虚荣心、嫉妒心、复仇心都很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热烈追求自然与人生的美这些方面上。而中国自古崇尚的“天人合一”和强烈的儒家思想造就了中国神话中诸神的含蓄性、道德化、坚贞化的婚恋观。

案例来源:

[1]苑丽.中希神话中婚恋观的比较[J].学园(教育科研),2013,05:194.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标签: 神话婚恋观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中希神话婚恋观
案例编号:1179
洲:欧洲 国家:希腊
分类:其他
上传时间:2015-09-19 16:03:40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