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教育 > 快乐的小学生(图文)

快乐的小学生(图文)

案例正文

张女士曾在德国居住过一段时间,她曾经对德国小学的教育方式很不以为然,校领导和任课老师从来不给学生施加压力,也不帮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彷佛成绩的好坏只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没关系。周围的家长们大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也不会“逼”孩子一天到晚地到处去上课外班。德国小学生们课后的主要活动就是:玩儿,找同学玩儿,找邻居家的孩子玩儿,在自家的花园玩儿…… 即便这里也有不少孩子学乐器,但这乐器学得也同玩儿差不多,既没人逼着练习,也没人逼他们考级。

她说她的不以为然,甚至忧心忡忡,随着女儿在校中的经历,渐渐被惊讶、欣喜和叹服代替。德国人教育孩子常以孩子是否感到快乐为标准,他们不愿意采取“高压”政策,逼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换句话说,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们尝试的机会,等待孩子们自己“开窍”。

图片5.jpg

分析点评

这是两国教育文化观念不同。在德国,受西方思想影响,德国人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蒙以及参与式教育方式。而在中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成了家长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全然不顾孩子感受。

差异点
德国中国
教育孩子方式不同教育孩子方式不同
延伸阅读

从小学到中学,德国的学校时不时会安排与众不同的课程,“项目周”(Projektwoche)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月初,有两个星期的时间是女儿学校的“项目周”,主题是“马戏和杂耍”。全校四个年级分成两组,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一组,二年三级和年级的学生一组,各用一个星期,由马戏团的演员帮助训练和排练。每日上午的课虽然照上,但到了训练的时间,参加不同节目的孩子就离开课堂。学校统一规定,项目周期间,一律不留作业。周末进行汇报演出,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节目丰富,高潮叠起,让人惊叹。要知道,这些孩子仅仅训练了一周而已。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快乐的小学生(图文)
案例编号:9400
洲:欧洲 国家:德国
分类:教育
上传时间:2016-06-25 11:40:08
分享者:徐丽丽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