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行人和车辆

行人和车辆

案例正文

外教T来中国北京某大学教外语已经有一年了,她十分喜欢中国,也总是到中国其他各个城市旅游。在这一年中,最让她感到困扰的问题就是在中国一些不设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处,一般的情况下都是车辆先行,行人要等车辆都过去后才会过马路。这与爱沙尼亚的“车让人”现象大大相反,让她感到十分不理解。

爱沙尼亚车.png(爱沙尼亚塔尔图一处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车辆正在等行人先过马路)

分析点评

从理论上来说,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处,都应该是车辆让行人先通过。在爱沙尼亚,许多路口都没有交通信号灯,但是在有行人和车辆都要通过的情况下,无一例外地都是“车让人”。在其他欧洲国家也都是如此。

然而在中国,尽管交通法规规定的也是“车让人”,但是实际生活中却完全相反——“人让车”的情况更多。在经过一些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时,即使有许多行人在等待过马路,来往车辆也会疾驰而过,人们只能等全部车辆行驶过后才走上人行横道。这也成为了许多交通事故的隐患所在。

在道路上,行人一方相比于车辆一方处于弱势,“车让人”比“人让车”要更加科学。车辆对行人的避让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让“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处,机动车应当礼让行人”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应该加大这一观念的宣传力度,如创作一些公益广告等。另外,驾校在对准司机培训的时候也应该强调这一点,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车让人”的重要性。对于一些不礼让行人的违规行为,应该加大处罚力度,使这项规则得以有力地执行。

差异点
爱沙尼亚中国
“车让人”“人让车”
延伸阅读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行人和车辆
案例编号:926
洲:欧洲 国家:爱沙尼亚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18 16:12:26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