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比约定的时间晚来比较好?

比约定的时间晚来比较好?

案例正文

W刚到巴西孔院工作时,约定和同事聚餐。周末两位巴西朋友来家里做客,让W真正领教了巴西人的时间观念。之前就多次听别人说过,巴西人向来是不遵守约会时间,迟到一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当时把时间定在中午12点时,W已经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果不其然,同事们姗姗来迟,到了下午2点半才全部到齐。还好W事先有准备,吃了点面包片充饥,不然可能饿得前胸贴着后腹了。这次聚餐让W领略了巴西人的时间观念。

分析点评

巴西

中国

时间观念

比约定时间晚半小时左右

比约定时间提前十分钟较礼貌

巴西人的时间观念确实难以让人恭维,尤其是对特别守时的中国人来说。在巴西,准时开始的活动不多。2007年在里约热内卢举办的泛美运动会开幕式居然也延后了半个小时。一般活动推迟20分钟或半个小时司空见惯。酒会、展览开幕式这类活动如按请柬注明的时间开始,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在巴西参加某些活动时应该有意晚一点到。但即便如此,仍然会有意想不到情况。譬如,Estou chegando(我快到了)、Está terminando(快完成了)。当对方说“快到了”时,或许连门还没出。对方承诺“快完成了”时,也不要太认真,可能对方还没有着手做。

但我们也不能以面盖全,一概而论。如果以此坚信并断言所有巴西人都不守时,并不符合事实。总体上看,巴西南部三州的人时间观念相对较强,这跟德国和东欧移民较多不无关系。在与巴西人(其实包括大多数拉美人)要对对方的时间承诺打个问号,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对对方的承诺要有一个基本判断,必要时应不断催促。同时,要对对方不履行时间承诺有思想准备并做好替代方案。

差异点
巴西中国
巴西时间观念中国时间观念
延伸阅读

巴西人时间观念普遍较差是事实。但国人有时却有失偏颇,原因是对对方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时间观念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时间观念在一些情况下是一种社会约定和文化习惯。譬如在我们国家,去朋友家里做客,早到一会儿不仅不会有任何问题,反而会被看作是对主人的尊重,而在包括巴西在内的西方国家,比约定时间稍晚一点到,会被认为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做法,早到则会被认为不礼貌。这一差异完全是因为社会约定和文化习惯的不同。时间观念还跟一个国家的国情密不可分。巴西地大物博,总人口不足2亿,国土面积850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高达60亿亩,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民众生存压力不大,再加上拉丁血统,于是,悠闲就成了巴西人的一个重要特征。聚会和聚餐是巴西人悠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既然是悠闲活动,何必非要准时准点难为自己呢?


思考题

信息来源

魏梦影整理

标签: 时间

浏览: 评论: 收藏:0
比约定的时间晚来比较好?
案例编号:8067
洲:南美洲 国家:巴西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6-02-19 15:47:21
分享者:党瑞霞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