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鑫在是一名大学的研究生,他在学校担任了留学生的教学工作。有一天他去参加一个布隆迪学生的生日聚会,让她大吃一惊。整个客厅里,一屋子的布隆迪学生在手舞足蹈,但并不是与我们的中国人似得一板一眼,他们完全是随着音乐疯狂的扭动自己的身体。小鑫看呆了,不知道要不要加入他们的群舞之中,正在犹豫之际,被学生们邀请进去……
布隆迪,是一个热爱跳舞的国度。他们从很小就随着音乐自己跳舞。他们的舞蹈动作粗犷有力,旋律强烈感人。舞蹈者常常剧烈地甩动头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摆动胯部、扭动臂部、晃动手脚、转动眼珠等,几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剧烈地运动。不消几分钟功夫,舞蹈者就会汗流侠背,气喘吁吁,个个表演得如痴如醉,一丝不苟。并且,在聚会的时候,他们也是喜欢一群人一块随着音乐这样跳舞。所以,当看到布隆迪人疯狂跳舞的时候不要在感到惊讶了。
布隆迪 | 中国 |
布隆迪人随时随地都能跳舞 | 中国人比较不会如此 |
非洲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早在6000年前非洲大陆就已经出现了舞蹈。舞蹈是非洲民族最古老、最普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非洲光辉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非洲舞蹈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舞蹈和流行非洲北部地区的阿拉伯舞蹈两大类。黑人舞蹈又可以分为传统的仪式性舞蹈和民间的娱乐性舞蹈。非洲舞蹈是非洲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多用来表现烧荒、播种、收割、狩猎等场面以及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保持着淳朴的民族风格,具有古香古色的特点。非洲舞蹈也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它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以强烈的节奏、丰富的感情、充沛的活力、磅礴的气势以及变化万千的舞姿著称于世,在世界文化艺术的园地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正是由于非洲舞蹈始终保持着独有的风格和新鲜的活力,深受非洲人民所喜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也不管人们是处在兴奋之中还是处在悲伤之中,总是借用舞蹈来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感情。
非洲居民,男女老幼,不仅能歌,而且善舞。每逢婚丧嫁娶或者欢庆佳节,非洲人常常要通宵达旦地跳舞;就是平时工作间歇之际,劳动休息片刻,只要一听到鼓声或者乐曲声,他们便会扭动身子,情不自禁地跳起来;那些少年儿童们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熏陶,从小就养成了痴爱跳舞的习惯。走在非洲的大地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如果您遇上一名非洲儿童,即使语言不通,您只要双手击掌,活泼可爱的儿童就会当场给您表演一段舞蹈。非洲的舞蹈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难怪人们将非洲称为“一个热情奔放的歌舞之乡”。在非洲的许多地方舞蹈中,男人们赤裸着上身,涂着黑白相间的花纹,下身围着用各种各样兽皮制成的裙衣,头上插着各种颜色的羽毛。妇女们身着古典式民族服装,手腕和脚腕上缠绕着一串串贝壳、兽骨片以及小铃铛,贝壳和铃铛发出悦耳的响声,羽毛和兽皮似彩云飘动,使观看者眼花缭乱,耳目一新。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