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案例正文

提到中国人含蓄的交流方式,中国人经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中文里有些信息是不能用口头的形式表达的,而是同具体的情境、环境有关。不同场合(比如特殊场合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个手势)往往包含了无需言语的隐藏信息。中国人期望交流者能理解没有被直接表达的感情、微妙的手势等,但这对于受西方思维影响的来自塞内加尔留学生来说太难了。不止一次,当他们谈到同中国人交往的感受时,他们表示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比如上课的老师、认识的中国学生说话经常让人捉摸不透。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周围几个塞内加尔留学生在聊天,影响了老师的讲课。A为了表示不满,咳嗽了几声以示介意,以为这样他们肯定能明白A的用意,比直接提醒可能稍礼貌些。但几次之后没有一点效果,身边的留学生们照样低声聊天,干扰A的听课。不得已A只能用不太友好的语气提醒他们:“讲话的声音能不能小点?我听不见老师的声音了”同时,A也禁不住迷惑:这要是换成中国学生早知道我什么意思了,留学生怎么就不懂呢?

分析点评

A不明白为什么留学生不懂他的意思,而喜欢直来直去的塞内加尔留学生也会疑惑:“她怎么不直接说呢?”其中的误会是由中西方不同的表达和交流方式造成的。 中国人认为感情必须是一种直觉的外露,听者应当通过移情“听到”暗示的信息。因此不需要,也不可能用言语清晰地表达出来。中国人交流时往往含有大量的语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相同的语句在不同背景之下表达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在中国的留学生们很难理解这一点,尤其是非洲学生,像上述案例中来自塞内加尔的留学生他们受到西方影响比较大,交流模式主要是直接的、清楚的和言语的,内在感受不是靠直觉来理解,而是被真诚地、确切地说出来,并可讨论。于是,中外学生经常在互相摸不着头脑的情况下留下误会。

差异点
塞内加尔中国
塞内加尔人则注重直抒胸臆,直截了当 中国人偏向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醉翁之意不在酒”
延伸阅读

 周源.在华留学生人际交往分析——以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为例.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思考题

信息来源

网络转载(周源.在华留学生人际交往分析——以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为例.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浏览: 评论: 收藏:0
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案例编号:6861
洲:非洲 国家:塞内加尔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19 21:40:37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