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提到中国人含蓄的交流方式,中国人经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中文里有些信息是不能用口头的形式表达的,而是同具体的情境、环境有关。不同场合(比如特殊场合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个手势)往往包含了无需言语的隐藏信息。中国人期望交流者能理解没有被直接表达的感情、微妙的手势等,但这对于受西方思维影响的来自塞内加尔留学生来说太难了。不止一次,当他们谈到同中国人交往的感受时,他们表示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比如上课的老师、认识的中国学生说话经常让人捉摸不透。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周围几个塞内加尔留学生在聊天,影响了老师的讲课。A为了表示不满,咳嗽了几声以示介意,以为这样他们肯定能明白A的用意,比直接提醒可能稍礼貌些。但几次之后没有一点效果,身边的留学生们照样低声聊天,干扰A的听课。不得已A只能用不太友好的语气提醒他们:“讲话的声音能不能小点?我听不见老师的声音了”同时,A也禁不住迷惑:这要是换成中国学生早知道我什么意思了,留学生怎么就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