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人A来到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最让她感到不习惯的就是每当她到餐厅里用餐时,总会看到许多一边吃饭一边大声吵闹的中国人。这与爱沙尼亚安静的就餐环境很不相同。一开始,A觉得这样的场景很新奇。但是后来,她发现几乎所有餐厅都是这样,吵闹的环境让她感到十分不习惯。而且每当她和朋友一起外出吃饭时,她总是受到别人的说话声音的影响,听不见朋友的声音。为此而困扰的A十分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在餐厅里大声谈话?难道他们不担心别人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吗?
在中国,一边吃饭一边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大声交谈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人们往往认为这样才会显得特别热闹,能够拉近自己和同桌人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在聚餐时,中国人喜欢大声交谈来渲染气氛,营造和谐的集体感。这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是分不开的。因为更注重集体而不是个人,所以一般的中国人很少考虑到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集体性的大声交谈是餐桌上最常见的交流方式。 这在爱沙尼亚则恰恰相反。个人主义比较突出的爱沙尼亚很注重个人隐私,因此他们不会在餐桌上大声说话,只会轻声与朋友交谈。哪怕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对话,他们也不想让餐厅里的陌生人听见。而且,在餐厅里大声说话很容易影响别人就餐的心情,给别人造成不快。比起集体性质的谈话,爱沙尼亚人更享受小范围内的安静的空间。
爱沙尼亚 | 中国 |
爱沙尼亚人在餐厅轻声聊天 | 中国人在餐厅里大声喧闹 |
爱沙尼亚个人主义 | 中国集体主义 |
虽然在就餐时大声说话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其实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很容易影响到旁边的人,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改正这个习惯,在餐桌上降低和别人谈话的音量。一些中高档餐厅也应该设置一些提示牌或标语,提醒人们控制自己的音量。
信息来源
朋友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