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德汉民族社交语用上的反映 东西方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形成了代表东方 思维方式的汉民族所用汉语和代表西方思维方式 的德意志民族所用德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总的说 来,汉语重“意合”,德语重“形合”。反映在语法 上,汉语只是语义规则与顺序规则,即主要靠语义 连贯和时间、逻辑顺序组织句子,置语法形式与 “不言之中”,所以有“软语法”之称;而德语语法 是硬性规定,是“硬语法”,主要靠语法形式组织 句子。因而,与结构松散的汉语句子相比,德语句 子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在语言表述上,擅长直线 型思维的德意志民族喜欢直截了当;而长于螺旋 型或曲线型思维方式的汉民族则喜欢委婉含蓄。 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汉德两个民族社交语用的 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我们从最通常的六类社 交用语中进行分析。
5.拒绝用语。德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拒 绝语的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于直线思维的 德国人对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做的事会当面直截 了当地拒绝,会马上说“不”或“不行”,而不会更 多的考虑人情世故。而长于曲线思维的中国人遇 到此类事情,往往会用迂回和绕圈子的办法委婉 拒绝他人,或者当面不说可否,事后再说“不”,或 者自己不说可否,而转托别人说。在中国人看来, ·118·拒绝他人是一件令自己也令别人非常难堪的事 情。让中国人说“不”有时侯是很困难的。
信息来源